没有牛也敢开“云养牛”项目?记者起底“云养”骗局易游娱乐城- YY易游体育官方网站- 体育APP
2025-07-16 21:07:24
易游体育,易游体育官网,易游体育平台,YY易游,YY易游体育官网,易游体育网址,易游体育入口,易游体育注册,易游体育下载,易游体育app,易游体育app下载,易游app,易游官方网站,易游娱乐
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治研究所副所长、法学博士王洁告诉《方圆》记者:“我国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规定,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,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各类行为属非法集资。”目前,一些未取得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的公司打着“云养经济”旗号,通过“云养牛”“云养鸡”“云种植”等方式,向社会公众推出各种还本付息式的投资理财产品,这种活动属于非法集资,从事此类活动的不法分子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集资诈骗罪,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等。
“不法分子表示,投资到期后,客户可以选择收获鸡、猪、牛等产品,如若不要牲畜实物,则可以将牲畜放在App上寄卖,平台会将寄卖的利润返给客户。事实上,绝大部分客户投资的目的是逐利,几乎所有客户都会选择不要农产品,直接收取平台的高额返利。公司也没有经营相应规模的酵素养殖活动,没有返还牲畜给客户的能力。该公司打出的所谓‘寄卖’‘代卖’名头,不能说明他们从事的是正常的商品交易活动,无法掩盖该公司从事的是非法集资活动的本质。”办理此案的鸠江区检察院检察官李金霞告诉《方圆》记者,办案过程中,“穿透‘云养殖’‘代养殖’的表象和伪装,看见不法分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本质行为十分关键。”
“这是一个类似于‘击鼓传花’式的‘游戏’,不法分子必须不断通过召开宣讲会、发传单、组织旅游项目等多种方式,对‘云养’项目进行虚假、夸大宣传,并以高额回报率、提成费用为诱饵,不断吸引新的投资人加入。”浙江省余姚市检察院检察官朱泽民向《方圆》记者表示,根据他以往办理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案件的经验,不少投资者其实是明知农业、畜牧业投资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,也明知这场投资就是一场“击鼓传花”,但他们总是觉得该项目不会在自己手中“爆雷”,而且有畜禽等实物作为“保障”,在侥幸心理驱使下,最终赔掉本金、蒙受损失。
“‘全民养牛’App社交账号发布了大量养殖场的视频和直播,宣称公司在国外拥有优质养殖场,投资者可以通过App观看网络直播,观察自己养的牛在干什么。”办理此案的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江奥立告诉《方圆》记者,事实上,所谓的“云养牛”项目是犯罪团伙精心编造的谎言,他们宣称位于国外的与公司合作养牛的牧场根本不存在,而投资者通过直播、视频看到的牛群是来自其他养殖场和网络素材等,其实该公司旗下一头牛也没有。而该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,“营造逼真的‘云养牛’效果,取得投资者的信任,快速、大量非法集资”。
《方圆》记者调查发现,此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。在以线下运营、推广的“云养”项目中,被害人以中老年人为主。“不法分子在推广这类‘云养’项目的过程中,会前往菜市场、社区等地宣传,对中老年人进行围猎。而不少中老年人天然对农业、畜牧业等‘田间地头’的事物更感兴趣,并自认为更了解此类活动,同时,他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较低,因此更容易接受不法分子的虚假宣传,进而掏出自己的‘养老钱’。”据姜缘介绍,在他办理的不法分子开发“人人一亩田”项目集资诈骗案件中,绝大部分被害人都是中老年人。
此外,追赃挽损难是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案件办理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。“此类案件追赃挽损数额相较于损失金额差距较大,实践中追赃挽损比例远低于实际损失。”朱泽民告诉《方圆》记者,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案件追赃挽损困难,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,一是资金流向难以追踪,此类骗局中,集资款多用于支付高额利息、组织虚假宣传、嫌疑人挥霍等,导致资金流追溯困难;二是无真实资产支撑,不法分子标榜的畜禽、茶场等资产本身是虚构的或者严重虚标规模,底层资产价值低甚至没有价值,难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;三是案发存在滞后性,此类骗局往往持续时间较长,投资者前期被高息利诱,直至平台才报案,此时资金已被转移消耗,错过最佳挽损时机。
为帮助集资参与人、被害人挽回损失,多地检察院在办案中积极做到侦、诉、审环节全链条追赃挽损。“办理湖北随县‘土地代种植’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,面对集资参与人多为中老年人的情况,随县检察院积极督促退赃工作。经过与被告人及其律师多次反复沟通,我们了解到被告人霍婷家中有一批价值较高的存酒,是别人抵债给她的。随即,我们组织霍婷的律师与集资参与人协商,部分集资参与人接受用实物抵债的方式。最终9名集资参与人接受了价值24万元的抵债物且签署谅解书。”彭俊轩说。
2025年1月27日,农业农村部、金融监管总局、公安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,提醒广大公众,农业产业周期较长、利润率有限,广大公众应提高对“云养经济”领域相关风险的防范意识,做到对高额返利不动心、对宣传炒作不盲信、对熟人介绍不盲从,谨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高利保本是陷阱”;同时,提醒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日常生产经营,避免逾越法律红线日,该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,就加强“云养经济”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提出了高度重视风险,加强监测预警;加强源头治理,提升防范意识;强化部门协作,依法依规处置的要求。
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商法研究中心主任吕来明告诉《方圆》记者,相关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应尽到对“云养”App、小程序等的监管义务。“首先是资质审核义务,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对App、小程序的运营主体进行资质核验,主体取得了金融管理部门的相关许可资质,才能运营投资理财类产品,对运营主体的合法性进行审慎评估,才能允许该App、小程序上架;如遇消费者投诉等情况,要引起重视,主动将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;App、小程序一旦涉嫌非法集资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,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协助司法机关办案,并协助参与者维权。”
余姚市检察院负责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刑事检察四部检察官认为,“云养经济”的初衷是依靠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,打破信息和空间壁垒,使得城市消费者能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并充实资金流,带动农业蓬勃发展。这种新型农业模式,本应是推动就业增收、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云养经济”旗号进行诱骗投资,不仅使得大量资金没有真正投入到有效农业生产和创新中,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,还破坏了消费者和农户对于农村新兴产业的信任和信心。